当前位置:首页 >陳林 >全球家電市場加速洗牌,“中國製造”如何突出重圍? 正文

全球家電市場加速洗牌,“中國製造”如何突出重圍?

来源:蘿卜燒排骨網   作者:仙尼亞唐恩   时间:2025-11-02 14:39:31
【家電資訊-家電新聞 - 行業新聞,作者:編輯】

  德國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IFA)創始於1924年,已經有99年的輝煌曆史,被譽為全球電子家電行業的風向標。今年的26個展館擠滿了來自48個國家的2059家參展商,以海信、榮耀、大疆等為代表的中國企業高調亮相,成為中國製造的“新名片”,在柏林刮起一股“中國風”。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子消費品生產國,近幾年,以海信為代表的中國企業闊步“走出去”,拓寬“朋友圈”,在海外市場拓展、深耕、紮根,通過技術創新、本土化運營、過硬的產品質量和超高性價比,在全球市場版圖開疆拓土,踢出了一記“世界波”。

  “海信打破了一個禁錮”

  作為此次IFA展覽的“首席合作夥伴(Lead Partner)”,海信的Logo被印製在IFA證件的顯著位置。接近3000平方米的海信展廳內,2024年歐洲杯主題“打卡點”排起了長隊,人們爭相與吉祥物泰迪熊“阿爾伯特”和歐洲杯獎杯“德勞內杯”合影。

  IFA 開幕式上,海信總裁於芝濤以流利的全英文演講“首秀”,正式宣布成為2024年歐洲杯官方合作夥伴,這是自2016年之後,海信第三次成為歐洲杯的官方讚助商。

  在一係列體育營銷的加持下,“HISENSE海信”在全球的知名度,大有超過日韓老牌企業之勢。在海信國際營銷副總裁、歐洲區總經理韓建民看來,與其說這是一個“突破”,不如說海信打破了一個的“禁錮”——中國製造的消費電子產品能夠賣到5000美元的價格區間,這在以前是難以想象的——激光電視做到了——這款由中國企業主導標準的高端顯示產品,讓海信收獲了一批高淨值用戶,也為中國製造貼上了“高端化”的標簽。

  海信國際營銷常務副總裁方雪玉表示,(讚助)歐洲杯和世界杯既提升了海信的品牌認知度,又有效積累了海信的品牌資產,同時也履行了行業頭部品牌的社會責任。

  在柏林市區的終端賣場裏,售價3000歐元左右的海信激光電視大受歡迎,與其他國際品牌形成了差異化競爭優勢。據了解,海信激光電視相比傳統電視節能50%以上,可回收比例高達92%,在能源危機的大背景下,激光電視產品非常契合歐洲消費者對於家電高能效的需求。

  與市場份額同步提升的,還有海信的品牌價值、價格指數以及盈利能力。為了搶占更多的高端市場,此次IFA展上,海信又帶來了最新推出的折疊屏激光電視產品,這款產品即使屏幕大到 120 英寸,也可以輕鬆進入狹窄空間,解決了消費者購買超大尺寸電視運輸難、安裝難的痛點。

  “全球家電市場洗牌”

  今年上半年,包括德國在內的全球幾乎所有地區的經濟增速較上年均有所下降。據報道,2023年前6個月,德國人購買的電子設備數量明顯少於一年前,家用電器的銷售額下降了6.2%,私人IT產品的銷售額甚至下降了15.3%。

  “整個家電行業的終端零售在歐洲和美國出現了兩位數字的下降,歐美差不多能到10%~12%的下降幅度。”方雪玉說,市場“蛋糕”縮小、歐洲能源價格上漲和匯率變化以及複雜不確定性的國際形勢,也給海外的中國企業帶來不小的經營壓力。

  以“穩健經營”著稱的海信,在壓力中搶占先機、贏得主動。與歐美整體下滑形成鮮明對比的數據是,今年上半年,海信冰箱產品在歐洲市場銷售量同比增長22%。市場調研公司GfK的數據也顯示,今年上半年,海信電視在歐洲的銷售額逆勢增長,在德國、英國、意大利、西班牙等9個國家零售份額位居前三。以德國市場為例,海信電視在德國銷量增長了60%以上,海信激光電視同比增長179%。

  這一降一增背後,意味著歐洲家電市場正經曆洗牌過程,這是全球家電市場格局的重大變化,以海信為代表的中國家電企業已經從“跟跑”向“領跑”邁進。

  方雪玉認為,如果海信能夠首先堅持做領先的產品和技術,堅持我們的自主品牌,持續深耕體育營銷,並充分與渠道聯合起來,完全有可能繼續擴大市場份額。

  “在整個歐洲市場,目前海信電視的市場份額排在第三位,我們希望用2~3年的時間,能夠成為第二,甚至第一。”她說。而從全球市場來看,於芝濤透露,2022年海信電視全球出貨量位居世界第二,預計2023年海信將生產約2800萬台顯示終端設備,與此同時,海信還創新研發了移動智慧屏、藝術電視、智慧擬窗等新型顯示產品,並向智慧醫療、商用顯示、車載顯示等B2B產業板塊迅速延伸。

  “中國製造一起努力”

  韋萊涅(Velenje)位於斯洛文尼亞北部,群山環抱下,蔚藍的湖麵點綴其中,白帆片片、風景如畫,海信歐洲區總部設立於此。韋萊涅因煤礦而興,男人挖煤賺錢,家眷洗衣做飯,由此誕生了高端白色家電企業Gorenje(古洛尼)。

  2018年,海信並購了經營不善的Gorenje(古洛尼),並購初期,Gorenje的產品存貨周轉長達100天以上,成品資金占用達到上億歐元,企業經營不堪重負。

  海信接手之後,中方團隊基於成熟的製造業管理經驗,第一時間製定改革決策,通過優化產能、調整結構、按單生產、準時交付、績效考核等一攬子措施,經過18個月的整合實現了扭虧為盈。

  收購前的Gorenje產能較小、產品線複雜,在采購上沒有議價優勢,給供應商的賬期非常長。海信發揮“鏈主”作用,一大批優質的、更具成本優勢的中國供應商逐步走向海外,成為Gorenje的供應商,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全球采購。

  從開始的“員工發不出工資”“供應商拿不到錢”,到現在的“員工績效增長”“供應商信心大增”,海信交出了一份本土化運營的優秀答卷。目前,海信已經跨越收購陣痛期,步入收獲期,2020年以來實現了連續盈利,讓Gorenje重振雄風,在斯洛文尼亞、東歐乃至整個歐洲站穩了腳跟。

  早在2006年,海信就確定了“大頭在海外”的國際化戰略,今天的海信已成為行業裏少有的在顯示技術、智能家電領域進行全方位、深度布局的企業,完整覆蓋黑電、白電和廚電三大家電業務板塊。海信現在在海外有66個海外公司和辦事處,能在當地實現產銷研一體,麵對市場變化能夠快速反應,這是海信“逆勢增長”的重要因素。

  海信集團董事長賈少謙曾表示,高端化是中國製造的必然選擇,“中國製造完全有實力和底氣,不斷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給世界帶來更多驚喜,這不隻是海信一家企業的奮鬥與信心,也終將是屬於全體中國製造業的光榮與夢想。”

  八年前的海信,在歐洲市場營收不足1億歐元,到今天在該區年收入已經超過30億歐元,從不足1%的電視市場占有率提升至當前的9%左右,歐洲市場的成績單成為海信全球化的一個縮影。

  方雪玉表示,“去年集團收入1849個億,海外757個億,海外占比41%;今年集團上半年收入994個億,海外占比41.5%。我們未來希望進入全球化3.0,實現海外占比50%以上,希望2026年實現這個目標。”

  海信在卡塔爾世界杯打出的“中國製造 一起努力”廣告

  “大家還記得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的時候,我們在賽場上打出的‘中國製造一起努力’嗎?海信不僅僅是為了宣傳自己,還在為整個中國製造呐喊助力!”——這正是海信“出海”的內心獨白。

分享



免責聲明:家電資訊網站對《全球家電市場加速洗牌,“中國製造”如何突出重圍?》一文中所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有部分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本站所轉載圖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業性質,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不承擔任何侵權責任。聯係QQ:411954607

本網認為,一切網民在進入家電資訊網站主頁及各層頁麵時已經仔細看過本條款並完全同意。敬請諒解。




标签:

责任编辑:鄭中基

全网热点